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东莞经济 > 正文

2020年东莞经济成绩单出炉:P总量达96502亿 同比增长11%

类别:东莞经济 日期:2023-2-14 18:44:29 人气: 来源:

  梦见放鞭炮1月29日,中国东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全面总结2020年工作,对2021年工作进行系统部署。过去一年,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全市上下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和市委各项工作部署,众志成城、砥砺实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极不容易的工作。其中,在形势极为的情况下,东莞经济增速全年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1%,总量达9650.2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朝着破万亿元迈出了步伐。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市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叠加外部经济摩擦等因素,东莞经济运行面临着近年来最为严峻的形势。即便形势如此,全市上下仍然迎难而上、奋勇前行,在做好疫情防控、有力服务全国全省抗疫大局的前提下,以超常规力度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通过出台“助企撑企15条”等一揽子政策、设立50亿元援企专项资金、配置3000亩增资扩产用地指标等措施,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经济增速从去年一季度的-8.8%一回暖,全年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1%,总量达9650.2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朝着破万亿元迈出了步伐。

  一是工业逐步企稳。规上工业增加值4145.7亿元,降幅连续10个月收窄。全年“小升规”企业超过1200家,规上工业企业达10861家,总数比2019年增长792家。

  二是固投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405.1亿元,增长13%,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0.1个和5.8个百分点。全年开工建设重大项目154个、城市更新项目71个,推动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增长19.3%、工业投资增长11%。

  三是财税稳健有力。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5亿元,增长3.2%,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税收总额2153.2亿元,与全省持平。

  四是市场和就业总体平稳。市场登记主体突破134万户,增长8.3%。城镇新增就业8.85万人,登记失业率2.18%,控制在年度目标3%以内。五是镇村稳步发展。5个镇街进入500亿元俱乐部,所有次发达镇均超100亿元,实现历史性的突破。村组全年经营纯收入增长7.8%,比全市P提前一个季度实现正增长,纯收入超亿元村增至30个,全市发展的协调性、匹配性、均衡性进一步提升。

  一是涌现出不少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7家,创历年新高。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1.8万亿元和1.2万亿元,增长11%和26.1%。其中,贷款增速珠三角第一,制造业贷款增长39.5%,增量约占全省两成。倍增企业增加值逆势增长12.5%。推动企业增资扩产130。快递业务量突破20亿件、业务收入全国第七。跨境电商企业超过5000家,涵盖物流、支付、第三方平台等重要环节。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谋划和培育加快推进。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环节和“卡脖子”核心技术,集中资源规划布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5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以及100万平方米低成本产业空间、联合招商、高成长性企业联合体用于全球招商,掀起新一轮产业链招商热潮,引进了京东大湾区总部等一批大项目,全年引进内外资项目3946,协议投资3134亿元,增长7%,单个项目平均规模增长11.1%;实际投资1499亿元,增长25.3%。

  三是联通双循环取得初步成效。全年外资企业内销4996亿元,增长3.2%;保税物流进出口2614.7亿元,增长9%。石龙中欧班列成为中国第国际铁运邮通道。东莞有效稳住外贸基本盘工作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

  四是科技创新支撑更加有力。全市构建起源头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松山湖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科技创新正式跻身“国家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首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全市R&D投入强度提至3.06%,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家高企达6381家,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全市90%以上的研发经费来源于企业,80%以上的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参与,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明显增强,创新成为引领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

  一是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平台。松山湖科学城与中科院开展合作共建,滨海湾新区掀起加速开发建设热潮,水乡功能区核心单元开发建设全面启动。国际商务区、黄旗南、“三江六岸”等片区建设实质性启动。大湾区大学和城市大学(东莞)筹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推动南部各镇率先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二是深入推进一批重点。加快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创新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第一批事项,新旧动能转换、强化投资“松绑”、优化营商等取得明显成效。深化“放管服”,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7%,各镇街(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基本实现、税务事项一窗受理。东莞深化商事制度入选第一批全国建设示范项目。

  三是有力提升城市品质。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内河涌整治174条,实现城市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消除黑臭,茅洲河、石马河等重点流域水质全面达标,水改善幅度排名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空气优良比例提升至91.3%,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扎实推进细节品质“十项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老旧小区、农房规范管理等重点工作,有效解决一批城市治理的痛点堵点,推动城乡更加干净、宜居、优美。

  在经济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全市民生保障没有削弱而是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出台实施市民生“一号文”,全年投入473.7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占市财政支出的76%,用于抗疫的专项支出达17.8亿元,有效保障全市疫情防控大局,推动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如期兑现。全面实施教育扩容提质和品质交通两个千日攻坚。全年新改扩建公办学校32所,新增公办中小学位超过3.7万个。加快构建“二主六辅”综合交通枢纽,全年新建道184公里、停车位6.9万个,一批拥堵节点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提高低保、低收入家庭认定、特困人员供养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居家养老“大配餐”和饭堂镇街全覆盖。“民生大莞家”解决群众身边“小急难”问题近2500。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安形势全面向好,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八类严重犯罪、命案、“两抢”案件分别大幅下降34.4%、37.5%、63.2%。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6.6%、23.7%,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关键词:东莞经济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赞助合作: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CopyRight 2002-2012 东莞生活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