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东莞市地情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正式上线,一个集史实资料存档、文化传承保育、城市形象推广于一体的城市地情智库由此诞生。地方志文献是记录地情信息、历史文化的“金山银山”。近年来,东莞市委、市高度重视利用好数字技术的“钥匙”,让地方志“金山银山”化为…[阅读全文]
”,隶属于广东省。位于广州市东南部55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属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端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南端是凤岗镇雁田村的雁田水库,西端是沙田镇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北端是中堂镇潢涌村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阅读全文]
莞城位于东莞市北部偏西,自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来已有1260多年历史,古称“到涌”,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始称“东莞城”,解放前称“莞城镇”,2002年改为“莞城街道”,辖区土地面积11.2平方公里,下设8个社区,户籍人口20.08万人,常住人口17.04万人,…[阅读全文]
东莞自2004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现已建成博物馆49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历史文化展示体系。东莞展览馆是展示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自2004年建成开馆,原基本陈列已有10余年之久,陈列内容及形式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历经两年的精心筹备,新的基本陈列《…[阅读全文]
6月23日上午,“书香莲城”桥头镇2022年新书首发暨东莞市文化精品《烽火坪石》《邓盛仪:家国情怀赤子心》创作研讨分享在东莞市展览馆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蔡国康,桥头镇党委委员赵东闽等出席,省、市、镇文艺界专家及项目主创人员参与…[阅读全文]
“苟利国家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诗句,让时间就此定格在1839年6月3日。伴随着直冲云霄的滚滚浓烟,林则徐在虎门身体力行,奏响了外来侵略的最强音!由此,东莞这个名字被慎重载入中国近代史册。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广州、深圳…[阅读全文]
8月20日,东莞在市民中心市民讲堂举行“十校百人”大学生实习计划总结会,全面总结本次活动亮点经验,并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0855亿元,目前有150多万市场主体,19万家工业企业,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位居…[阅读全文]
10月28日晚,由广东省东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千年传承历史名城”文艺晚会在莞城街道东门广场上演,用童谣、木鱼歌、粤剧等形式诠释东莞的历史荣光和城市魅力。东莞建城至今1260年,历代东莞人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记…[阅读全文]
继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东莞再次谋划一盘文化大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月12日,东莞市召开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动员大会,明确提出到2016年底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东莞建城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阅读全文]
华晨宇爸爸华福雄东莞市首届“十校百人”大学生实习计划正式落下帷幕。8月20日,活动主办方在东莞市民中心市民讲堂举行“十校百人”大学生实习计划总结会,全面总结本次活动亮点经验,并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本次活动由东莞市委、市人民主办,东莞市委组织部、羊城晚报…[阅读全文]
6月10日,由东莞市委宣传部指导,东莞市文广旅体局、东莞市教育局主办,东莞展览馆承办,东莞图书馆、东莞玉兰大剧院管委会协办的《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华南教育“坪石先生”专题展》在东莞展览馆三楼专题展厅开幕。该展览是东莞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之一,是落实省规…[阅读全文]
12月4日,第三期“洪梅大讲堂”在东莞图书馆洪梅分馆举行。本期作为2021年洪梅图书馆阅读推广季系列活动之一,由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东莞市作家协会詹谷丰开讲。围绕东莞历史上名士的故事,与市民共同分享了莞邑人文。詹谷丰从他在洪梅图书馆拿到的两本图书《…[阅读全文]
姓刘女孩名字大全赣深高铁即将开通,沿线的深圳、东莞、惠州、河源,赣州五城党报联动,开展”五城耀粤赣融抱大湾区”联合报道活动。11月28日下午,采访团一行走进茶山镇南社村,在茶山镇南社古村感受东莞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南社明清古村落位于茶山镇南社村,至今已有…[阅读全文]
昨日,东莞历史文化题材创作项目座谈会在桥头镇举行,一众文艺“大咖”就如何挖掘东莞历史文化题材作了深入交流。据悉,近年来,桥头镇文联致力于推出文学精品、发掘文学人才,为东莞文学“桥头模式”积极推动、努力发掘,着力打造文化名镇、文化强镇。当天,中国作协全…[阅读全文]
10月13日,东莞市市委副、市长吕成蹊赴莞城街道调研老旧城区历史文化工作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坚定文化自信,更高水平传承东莞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挖掘东莞,打造留得住乡愁的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城市软实力。吕成蹊先后前往鰜鱼洲文创…[阅读全文]
位于莞城的善馀堂,因建筑风格独特且经社会力量修缮和活化而闻名。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石龙的邓氏民居。东莞的一群年轻人,通过活化历史建筑、在老宅里策划活动,吸引年轻血液的关注,给老宅带来新活力。“小时候觉得这是不是,常常从莞城北正经过,却未曾注意到…[阅读全文]
近日,东莞市地方志办举行集中赠书活动,向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局各赠送《全粤村情·东莞市卷》5套,助推全市地情资料开发利用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据介绍,《全粤村情·东莞市卷》是东莞市历时三年半开展自然村落历史…[阅读全文]
12日,东莞第四届专项规划与艺术委员会2018年第一次会议审议《塘尾古村周边地区整体与风貌控制规划》等8个历史文化街(地)区项目。会议透露,塘尾古村周边地区将分区,将古村、云冈古寺(包括洪圣宫)、埔心古建筑群纳入一级区;核心区周边地区、李家坊及周边水系,纳入…[阅读全文]
清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自宋代中叶起,始有人迁徙而来。明朝洪武年间,客家人开始迁入,明清鼎革年间,大量涌入,繁衍生息,以迄至今。在清溪镇松岗村北部发现的碗窑遗址,被广东省文物局评为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当中“十大发现…[阅读全文]
11月28日,“五城耀赣粤融抱大湾区”赣深高铁五城联动采访活动东莞站正式启动。来自深圳、东莞、惠州、河源、赣州五城党报采访团走进充满活力的东莞,在临深产业园区了解东莞产业升级的新方向,在潮流酷玩新体验“国潮”的魅力,在茶山镇南社古村感受东莞深厚的历史人文…[阅读全文]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CopyRight 2002-2012 东莞生活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