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东莞风俗 > 正文

【莞邑深呼吸】1800多件文物解密千百年来莞人饮食习俗

类别:东莞风俗 日期:2023-2-14 18:44:15 人气: 来源:

  民以食为天,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莞邑大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在此群居。而莞邑的饮食文化,也从群居人类进驻那一刻开始,延续至今。在东莞万江,省内首家以饮食为主题的风俗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了1800多件具有东莞饮食风俗特色的文物,通过一幅幅生动的老照片,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烹饪器具和餐具,向莞人讲述着千百年来东莞的饮食习俗和发展趋势。

  现在,这家已经开馆12年的饮食风俗博物馆依然担负着和传扬东莞传统饮食文化的责任,与学校联合组织多场传统美食制作、饮食文化大科普等,让东莞饮食传统更加源远流长。

  “东莞人最初的主要食物就是生蚝”,踏入东莞饮食风情博物馆,首先进入的是东莞最先的“渔、耕、樵”展示区。在这里,记者也了解到,东莞原住民们靠海吃海,最开始的饮食文化是从“吃生蚝”的。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博物馆通过图片陈列、实物展览和场景复原这三种方式来呈现东莞饮食文化的历史源流、讲述清至时期东莞水乡人的民情风俗。其中,东莞(渔、耕、樵)景观就逼真还原了东莞水乡人生活场景和农耕情景,不仅有番薯地,还有香蕉林,更有旧时农耕的铁犁、铁耙旧水车、旧禾桶、鱼网等各类文物。

  记者了解到,这家以东莞本土饮食风俗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莞香楼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由社会投资、企业主办的地方饮食风俗类博物馆。“展馆内大部分的文物藏品都是来自民间,很多都是东莞本地人自己家里的老物件”,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莞香楼服务公司经过十年的细心收集,才有了广东省内首家以饮食为主题的风俗博物馆,从2006年1月18日开馆至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

  记者在现场看到,博物馆展览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展示了五千年以来东莞人民的劳动方式、烹饪器具、美食和餐具,另一部分则展现了东莞各镇区的饮食特色、传统节日、红白喜事的饮食风俗和东莞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从东莞饮食风俗的起源开始,到各时期莞人厨房式样,各时节东莞的饮食风俗、婚嫁寿诞的饮食和饮茶风俗等,一应齐全。

  “大年初二是‘头牙’,旧俗一般菜式有八个:白切鸡、耗油生菜、鲤鱼、虾米粉丝……”在博物馆内,各个传统节日东莞人吃什么菜有什么样的讲究等,都全面展示了出来。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东莞人吃的年糕叫“鱼龙”,寓意步步高升、鱼跃龙门;东莞人冬至不一定吃馄饨,却要吃咸汤圆。

  而为了更好展示传统,博物馆还在小食制作展示和(糖、油)展示区里展现出传统美食的制作和介绍。该区域汇聚了珠三角一带的小食文化,特做了一些应时节有关吃的模型,包括冬团、麻葛、咸汤丸、咸鱼龙、糖环、油角、碌堆、粮不甩、白糖糕、碗仔糕、眉豆糕等。除了图文并茂再加上模型展示传统小吃,这里还能找到东莞人制作小食用的碓臼、竹盘、竹筛等大量文物,生动呈现出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

  除了吃的食物,古时东莞人盛饭装汤的器皿也逐一展示出来。在碗、箸、碜展示区域,陈列品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有花碗、鸡公碗、双凤瓶、古戏汤盅和参盅及各时期的筷子筒等,这些都是早期的食用器具。而这些器皿,都是来自东莞民间真实的餐具用品,是东莞饮食历史的真实写照。

  “很多来自港澳的游客及深圳的旅游团都会来到我们博物馆参观”,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博物馆已经成为东莞传统饮食文化的窗口,不仅本地人经常过来逛逛看看,外地游客也热衷来此了解东莞在“吃”方面的文化。

  记者了解到,博物馆已收藏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跨越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广大群众和学者了解、研究东莞饮食文化、岭南饮食文化、乃至中华饮食文化不可多得的窗口。同时,通过各中小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各种亲子活动的开展、各种传统节假日传统美食制作等已经让东莞饮食风俗博物馆成为家喻户晓的实践体验,是孩子们接受传统饮食文化的发源地。

  据介绍,东莞饮食风俗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和传扬东莞传统饮食文化,先后和各中小学校联合举办多场亲子活动、传统美食制作、饮食文化大科普等活动,并先后获得东莞市科育、东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东莞市未成年素质拓展以及在2015年荣获广东省科育等荣誉称号。在2016年,博物馆还与莞城中心小学签署“莞城中心小学社会实践”合同,将传统饮食文化带进了东莞学校大课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2017年,到博物馆参观的人次就达万人,更多的市民通过博物馆了解到东莞最原始的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莞邑大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在此群居。而莞邑的饮食文化,也从群居人类进驻那一刻开始,延续至今。在东莞万江,省内首家以饮食为主题的风俗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了1800多件具有东莞饮食风俗特色的文物,通过一幅幅生动的老照片,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烹饪器具和餐具,向莞人讲述着千百年来东莞的饮食习俗和发展趋势。

  现在,这家已经开馆12年的饮食风俗博物馆依然担负着和传扬东莞传统饮食文化的责任,与学校联合组织多场传统美食制作、饮食文化大科普等,让东莞饮食传统更加源远流长。

  “东莞人最初的主要食物就是生蚝”,踏入东莞饮食风情博物馆,首先进入的是东莞最先的“渔、耕、樵”展示区。在这里,记者也了解到,东莞原住民们靠海吃海,最开始的饮食文化是从“吃生蚝”的。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博物馆通过图片陈列、实物展览和场景复原这三种方式来呈现东莞饮食文化的历史源流、讲述清至时期东莞水乡人的民情风俗。其中,东莞(渔、耕、樵)景观就逼真还原了东莞水乡人生活场景和农耕情景,不仅有番薯地,还有香蕉林,更有旧时农耕的铁犁、铁耙旧水车、旧禾桶、鱼网等各类文物。

  记者了解到,这家以东莞本土饮食风俗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莞香楼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由社会投资、企业主办的地方饮食风俗类博物馆。“展馆内大部分的文物藏品都是来自民间,很多都是东莞本地人自己家里的老物件”,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莞香楼服务公司经过十年的细心收集,才有了广东省内首家以饮食为主题的风俗博物馆,从2006年1月18日开馆至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

  记者在现场看到,博物馆展览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展示了五千年以来东莞人民的劳动方式、烹饪器具、美食和餐具,另一部分则展现了东莞各镇区的饮食特色、传统节日、红白喜事的饮食风俗和东莞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从东莞饮食风俗的起源开始,到各时期莞人厨房式样,各时节东莞的饮食风俗、婚嫁寿诞的饮食和饮茶风俗等,一应齐全。

  “大年初二是‘头牙’,旧俗一般菜式有八个:白切鸡、耗油生菜、鲤鱼、虾米粉丝……”在博物馆内,各个传统节日东莞人吃什么菜有什么样的讲究等,都全面展示了出来。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东莞人吃的年糕叫“鱼龙”,寓意步步高升、鱼跃龙门;东莞人冬至不一定吃馄饨,却要吃咸汤圆。

  而为了更好展示传统,博物馆还在小食制作展示和(糖、油)展示区里展现出传统美食的制作和介绍。该区域汇聚了珠三角一带的小食文化,特做了一些应时节有关吃的模型,包括冬团、麻葛、咸汤丸、咸鱼龙、糖环、油角、碌堆、粮不甩、白糖糕、碗仔糕、眉豆糕等。除了图文并茂再加上模型展示传统小吃,这里还能找到东莞人制作小食用的碓臼、竹盘、竹筛等大量文物,生动呈现出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

  除了吃的食物,古时东莞人盛饭装汤的器皿也逐一展示出来。在碗、箸、碜展示区域,陈列品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有花碗、鸡公碗、双凤瓶、古戏汤盅和参盅及各时期的筷子筒等,这些都是早期的食用器具。而这些器皿,都是来自东莞民间真实的餐具用品,是东莞饮食历史的真实写照。

  “很多来自港澳的游客及深圳的旅游团都会来到我们博物馆参观”,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博物馆已经成为东莞传统饮食文化的窗口,不仅本地人经常过来逛逛看看,外地游客也热衷来此了解东莞在“吃”方面的文化。

  记者了解到,博物馆已收藏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跨越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广大群众和学者了解、研究东莞饮食文化、岭南饮食文化、乃至中华饮食文化不可多得的窗口。同时,通过各中小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各种亲子活动的开展、各种传统节假日传统美食制作等已经让东莞饮食风俗博物馆成为家喻户晓的实践体验,是孩子们接受传统饮食文化的发源地。

  据介绍,东莞饮食风俗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和传扬东莞传统饮食文化,先后和各中小学校联合举办多场亲子活动、传统美食制作、饮食文化大科普等活动,并先后获得东莞市科育、东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东莞市未成年素质拓展以及在2015年荣获广东省科育等荣誉称号。在2016年,博物馆还与莞城中心小学签署“莞城中心小学社会实践”合同,将传统饮食文化带进了东莞学校大课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2017年,到博物馆参观的人次就达万人,更多的市民通过博物馆了解到东莞最原始的饮食文化。

  fengliuyiye

  

关键词:东莞风俗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赞助合作: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CopyRight 2002-2012 东莞生活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