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相亲活动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各位适龄男女可以在这些平台里,一边玩游戏一边寻觅心仪的另一半。但是旧时候,相亲并不像现在那样有趣,其中有一种小吃在当中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走遍东莞”,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恩!大家是不是看我们吃得正香呢?这个正是我们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东莞传统民间小吃“糖不甩”。这个饭后甜品相信不少市民都品尝过,但是在东坑、茶山、横沥等地处埔田片的镇街,这些小小的粉团还有另一层意思。
旧时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谈不上如今的恋爱了。每当男方到女家相亲的时候,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则煮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招待男方。
黄瑞珠:“蛋花糖水这个在以前来说,就代表失败。本来鸡蛋是完整的,但是如果打开了、打散了,那就代表(相亲)没了。”
记者吴剑平:“那糖不甩呢?”
黄瑞珠:“糖不甩就代表打风都打不走。”
听完这个故事,黄阿姨说要教我制作这个传统小吃。
吴剑平:“这个糖不甩主要都是这个糯米粉,还有这个花生、这个黄糖、这个鸡蛋,材料就这四样,其实很简单的。”
首先将糯米粉用清水搅匀,但是下清水的时候要一点一点的下,这样糯米粉才不会变糊。用手把搅匀的粉,在手心里搓成丸状颗粒,然后把粉丸放在锅里用水煮熟。
黄瑞珠:“你看,这些糯米团浮在水面,那就代表熟了。旁边这盆水有什么用呢?这些水是准备拿来给糯米团过冷河。因为这样糯米团就会收缩一点,然后那层皮也会韧一点,那样糯米团就不会散出一些粉浆,也就是想吃面要过冷河一样的道理。”
糯米团洗完“冷水澡”之后,要晾干水分。然后将鸡蛋打散摊熟成片、切丝,而炒香的花生也要研成小碎粒。另外,将事先准备好的黄糖用慢火去熬,等黄糖被熬成金的糖浆的时候,将晾干的糯米团下锅就可以了。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