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东莞经济 > 正文

广州 深圳 东莞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前三名(图

类别:东莞经济 日期:2016-7-26 16:16:05 人气: 来源:

  指标说明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经济增长是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化而实现的,经济结构的核心是产业结构。高层次的产业结构不仅意味着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意味着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以其各种服务功能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市场经济发育、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是引导和扩大国内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扶植和鼓励的重点领域。如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我们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衡量标准。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广州的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为65.03%,排在首位。深圳次之,为56.66%;第三名为东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3.02%。

  城市分析

  广州: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明晰发展路径

  近年来,广州产业发展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2013年,广州服务业增加值接近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2014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4.8%。

  广州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其商贸、会展、金融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基础是分不开的。首先,号称“千年商埠”的广州历史上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拥有商业网点10万多个,为中国十大城市之冠,行业齐全、辐射面广、信息灵、流通渠道通顺。其次,广州毗邻港澳,对外贸易历史悠久,享誉全球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在广州举行,以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荣膺“中国第一展”的称号。再次,广州金融市场活跃,定位为华南金融中心,是华南地区融资能力最强的中心城市。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对外通商贸易的口岸,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除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战略规划上,广州市政府也做了不少努力。2013年年底,广州市委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广州市加快推进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选取按照“总量大、速度快、潜力广、质量优”的原则,通过横向比较产业集群优势、纵向比较产业链条延伸,确定了十大重点产业,并呈经典“343”阵型。同时,该行动方案提出到2016年,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龙头领军企业和中小微优势企业。

  2014年5月,广州市发改委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指导意见》,针对总部经济、科技、金融三个短板,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并突出在优化存量的基础上做大增量,提出打造轨道交通、航海航空、卫星导航、3D打印等新增长点,加快形成新的更高水平的生产力。

  在优化政策环境方面,广州推出一系列的资金扶持政策。2014年7月,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每年安排8亿元用于设立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引导4倍以上的社会资本设立相关产业领域投资基金。《暂行办法》还提出了设立股权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引导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或以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产业。股权投资资金由去年刚刚挂牌成立的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基金”)进行管理。据了解,发展资金主要支持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化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市场推广应用等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根据市政府有关决策安排资金,合理采用无偿补助、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奖励和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为广州市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深圳:

  建设国家创新示范区

  带动产业调整

  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对“三来一补”产业进行转型提高,经历了蛙跳式的演进,使幼稚的高新技术产业很快成长为深圳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强经济与技术的结合,使传统产业逐步引退,高新技术迅速崛起,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不断产生新的经济亮点。近年来,深圳开始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确立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2014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深圳建设国家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区面积为397平方公里,相当于近34.5个深圳高新区,超过了原深圳特区面积。示范区将更加突出城市创新空间上的集约集聚、技术和产业创新上的协同协作、国际国内创新资源的整合集成、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上的融合互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上的优化联动,其核心就是构建起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

  2014年11月,《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2015—2020年)》正式出台实施。按照规划内容,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构建“双核驱动、多点支撑”的组团式空间结构,以大沙河创新走廊连接的深圳湾、留仙洞、大学城等为基础,形成知识技术创新驱动核,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为基础,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创新驱动核。

  目前,大沙河创新走廊规划编制已初步完成,新兴产业基地一期建设进展顺利。截止到2014年11月,基地内已建成56个新兴产业园,新增29个新兴产业园,总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继2013年高交会期间16个新建园区授牌后,2014年大沙河创新走廊又新增13个新兴产业园,其中有创业苗圃3家,孵化器6家,产业园4家。大沙河生态文化长廊建设已经启动,国际知识创新村建设初见成效。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大沙河创新走廊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面貌、良好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氛围吸引了更多海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的关注。

  东莞:

  坚持科技与人才工程

  催生转型“拐点”

  近几年,东莞市充分接受来自港澳台的经济辐射,充分把握承接港澳台产业转移的先机,大规模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东莞奇迹”。第二产业多年来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最近几年,转型升级成为了东莞的核心命题,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9月28日,2014年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现场会在东莞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学习借鉴东莞的经验,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更好地促进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东莞市政府、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等代表作了大会发言。东莞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领域走在全省前列。

  从2006年起,东莞就启动实施“科技东莞”工程,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到2014年9月,各研发机构依托高校院所引进和组建了一批优质创新资源,其中引进在东莞建立分室(或分中心)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检测中心)已经达到19个、省级检验站11个,还参与组建了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7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7个行业创新平台、11个行业技术联盟和9个专业镇创新平台;目前东莞获广东省立项引进的22个创新科研团队中,由平台引进的约占30%,已成为了推动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东莞的经济发展,其引才力度也进一步加大。2011年,“人才东莞”这一大战略被正式提上东莞日程。东莞提出此后5年每年投入10个亿元,全面启动“十百千万人才计划”,努力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市”向“人才资源强市”转变、从“招商引资”向“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转变。2014年7月,东莞又出台《东莞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试行办法》规定,凡是符合相关条件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事业单位不用公开招聘,可采取调动、考核的形式直接引进。此类政策降低了高层次人才进入东莞的门槛,释放出东莞求贤若渴的信号,有效帮助东莞聚集高端人才。

  东莞市牺牲多年的发展速度,始终坚持“科技东莞”工程和“人才东莞”工程,打造新兴增长极,巩固积极向好的转型升级的态势,催生转型升级的“拐点”,努力实现了产业结构“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小

  结

  在产业结构优化上,广州借助重大政策的不断推出,明晰产业发展路劲,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深圳依靠国家创新示范区的建立,构建起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为深圳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新动力。东莞经历多年的发展速度低迷的阵痛,坚持“科技东莞”工程,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降低人才进入门槛,聚集高端人才,催生转型升级的“拐点”。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赞助合作: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CopyRight 2002-2012 东莞生活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