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舞凤,我舞龙,舞到你家不会穷….”9月12日晚,随着一大群十二三岁小朋友舞动九条挂满彩色灯的草龙从“横沥镇舞草龙传承”鱼贯而出,田饶步村一年一度的中秋舞草龙活动正式开始。
舞草龙是横沥镇民间的一项传统习俗,而以小孩为主、手舞草龙闹中秋的传统,则是田饶步村传承了370多年的老民俗,并于2007年被列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横沥镇民风淳朴,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习俗,而舞草龙则是该镇民间风俗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项活动。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村民都会自发地舞起草龙,唱起舞草龙歌谣,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吉祥。
草龙一般用收割过后的用稻草扎成龙,并用开叉的树枝装饰为龙角,龙身上插满彩色的灯泡一闪一闪,由一群十二三岁的小孩手握竹子做成的龙脚,伴随着阵阵锣鼓声,边唱草龙歌、边到家家户户拜门送福…
传统中秋舞草龙寓意深远,为古代人民祈福求雨的传统习俗。用稻草扎起的草龙数百年前在横沥田饶步流传至今,因其喜庆和吉祥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2007年3月,该舞草龙习俗被列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田饶步村里的老人回忆,草龙舞的历史起源于数百年前。据传,当年村中突发,无奈之际有村民利用稻草编织了一条草龙,并聚集在中秋夜舞龙祈雨,谁知舞毕雨至,缓解了旱情。此后,“舞草龙”的习俗便沿袭至今。因此每逢中秋,村民纷纷用稻草扎成龙形,作为孩子游玩的玩具,同时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稻谷丰收。
“每年舞草龙都是人山人海,比过年还热闹。”在村委会口开便利店的陈生告诉记者,自2017年在田饶步村桥光大道边开店以来,每年的舞草龙是他见过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几乎全村男女老少都会出来,边还有很多从外面回来的车子,气氛比过年还热闹。
据了解,每年舞草龙时,田饶步村民都会自发聚集到村委会一起“迎草龙”,并跟随草龙队伍沿着田饶步村桥光大道两边的商铺,挨家挨户“舞到门口”,进行“草龙送福”。人群个个兴高采烈,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欢庆气氛。
“去年织了6条龙,今年织了9条,草龙越舞越多,场面也越来越热闹。”作为横沥草龙舞文化的传人,年愈70的黄耀林说,舞草龙是横沥镇的一项传统民间风俗活动,起源于大家祈求稻谷丰收,风调雨顺的愿望过舞草龙活动不单了村民美好的回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而且通过这种集体活动也凝聚了。
今年36岁的小黄是土生土长的田饶步人,他告诉记者,因为父亲在镇区做生意,十几年前他们家就搬离了村子在镇区住,但是每年的中秋舞草龙他们全家肯定会回来。“父亲经常跟我说,你是田饶步人,从小就看着舞草龙长大,还亲自舞过草龙,不能忘了这个根。”
网友评论 ()条 查看